中国剑
“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 |
——李白,《侠客行》 |
![]()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中国剑 |
---|---|
萌属性别称 | 剑、宝剑 |
萌属性类别 | 武器道具类 |
相关萌属性 | 刀剑、日本刀、中国刀 |
![]() |
中国剑,习惯上是对一切类型中国风格的双直刃长剑的通称,也是ACG中常用登场道具之一。
目录
概述
在中国,剑是一类具有修长且末端收尖的笔直双刃、短柄的锋刃武器,护手一般很小,同通常意义的各类刀(单刃)区别开来。
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兵”之一(即剑、刀、棍、枪四种冷兵器的合称),剑被尊为“百兵之君”。剑通常是单手持握,以挥砍和刺的方式攻击;青铜时代亦有剑盾组合用法;武术里还有一种双剑战术,剑客双手各持一剑对敌,而且两把剑的护手和剑柄经过修型,可以插在一个较宽的剑鞘里,以便携带。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双手持握的超长剑,长度在1.4米-1.6米左右,后来发展为双手刀。
历史
最早的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青铜剑,此时佩戴剑已经成为士大夫和贵族的习俗之一。需要注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几乎都是短剑,此时的剑的长度仅比匕首略长(可参考越王勾践剑)。
在铁器冶炼技术发达以后,钢铁的剑取代了青铜剑,以剑作为主战武器的人被尊称为剑客。
不过随着中国刀和各种长柄武器的崛起,剑作为一种战场武器的价值逐渐降低,从而成为防身与决斗武器,以及一种身份的象征五代到两宋时期有出现了以劈砍为主的宽刃剑;在火器发展后彻底没落,但直到现今,军事院校仍然会发放佩剑表彰荣誉。
与其他文化圈的刀剑相比,中国剑最独特的一点就是存在双剑一鞘的设计,称之为“鸳鸯剑”或“对剑”——一般是为专修二刀流的剑客准备的此类剑多非用于实战,多为文人雅玩之物
在ACGN作品中的出现
在先秦时代,中国剑尚有军事色彩;但正如前文所述,随着西汉以来中国刀等武器崛起,中国剑逐渐褪去了它的军事色彩,转而被历史上著名的剑术大师、侠客以及小说家、戏曲家们附上了侠客、奇幻与神魔的色彩。
如今中国剑可以说是武侠题材ACGN作品中的常客了,而且在有奇幻元素的作品中还会带上辟邪、驱鬼等要素,乃至于干脆成为一种法器、甚至会孕育出自己的灵魂。
较为经典的使用包括“御剑术”和“御剑飞天”,或是一位披头散发的道士身穿白袍在高坛上手持宝剑念念有词的形象。此时,相对于其武器的本质,中国剑更多地像是一把“开刃的钢铁魔杖“。当然,道士不一定会用真剑,桃木剑、金钱剑这样的“驱鬼特化型”也经常被使用——但那就得另起一个条目细说了。
由于中国剑对于角色身份高低的彰显作用,它也时常和诸如皇室成员、高级军官之类的身份相挂钩;同时,中国剑也往往和角色的刚正不阿、坦荡、君子风度等正面特征相绑定。
传说中的名剑
中国古代神话和武侠小说里常会出现具有传奇特性的剑,此时的剑不只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被赋予了神性的神器。
- 越五剑:湛卢、胜邪、鱼肠、纯钧、巨阙
- 龙渊
- 泰阿
- 工布
- 干将莫邪
- 斩蛇剑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都是青铜剑为主,再加上炼铁技术的不成熟,所以做把铁剑需要很大功夫。同时这也促成了当时社会上的“神器崇拜”风气,把这些制造难度极高的武器尊为神器,所以铁剑铸成才取名。后来日本的各种名刀也是相同的道理。
相对地,从汉代开始,炼铁技术日渐成熟,铁剑迅速白菜化,因此也就不再兴“神器崇拜”、也不给它们专门起名字了。
幻想的名剑
- 鲨齿、残虹、渊虹等————《秦时明月》
典型的具有此属性的角色
- 水镜————《轩辕剑四黑龙舞兮云飞扬》
- 林月如、赵灵儿、李逍遥————《仙剑奇侠传》
- 冰璃————《幽城幻剑录》
- 何秋娟————《侠客风云传》
- 晓梦————《秦时明月》(十大名剑之秋骊)
- 剑客———— 《漫威》系列
- 李煌————《侠盗猎车:血战唐人街》(御剑)
- 烬———— 《枪火游侠》系列
- 越彼方————《彼方剑语》
- 赵船长、奥斯瓦德·欧本海默————《辐射4》
- 吕洞宾————《成龙历险记》(神明信物,封印了火之恶魔圣主)
- 李小狼————《魔卡少女樱》
(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