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
![]()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汉语方言 |
---|---|
萌属性别称 | 地方话、口音 |
萌属性类别 | 语言类 |
典型角色 | 冯宝宝、念正易 |
相关萌属性 | 关西腔等日语方言 |
汉语方言(Dialects of Chinese)通常是指汉语族中的地方性语言,在ACG次文化中被视作萌属性使用。
目录
简介
随着中国国产ACG作品的增多,原本属于中国特色文化的方言也逐渐走进了动画、游戏作品中,成为一条独特的乡土情怀风景线,给中国观众带来亲切感和自豪感。俗话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能在动画中听到自己的家乡话,也是一种温馨的幸福吧。
资料
汉语方言,又称汉语变体或汉语语言,其划分一直存在争议,从五大方言/语言到九大方言/语言的划分方法都有其在语言学界的支持者。目前认同度比较大的是八大方言/语言的划分方法,包括官话、粤语、客家语、闽语[1]、吴语、赣语、湘语、晋语等八大类,各方言可以细分为若干次方言,次方言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片和方言点,此外还有一些未归片的方言、皮钦语、克里奥尔语等。国际语种代号标准ISO 639将汉语分为有18种语言。
截至2007年,中国大陆境内有统一学术记载的语言共有129种,其中有有117种语言是已经濒危或接近濒危的语言。同时相对的,欧洲有42种语言使用人口超过一百万,有140种语言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等非汉语族语言一般不认为是通常意义上的汉语方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群众基础的方言多以所在地俗称oo话或oo语,有少数具一定典型意义的方言会有oo腔的别名。
汉语的迷思
汉语狭义上指某一个特定的语言变体(普通话),广义上指以上古汉语为源的所有语言变体。
- 狭义汉语:因为普通话有政治地位,所以被当成一种「语言」来看待,是狭义上汉语的代表。(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两者并不矛盾)
- 广义汉语:句法、词汇大致统一;但是语音系统和地方词汇有着明显的差别。
- 汉语方言:有明显差异,互通能力较低。例如:官话、吴语、粤语,等。
- 片区/次方言:有明显差异,但互通能力较高。以「官话」为例:东北官话、西南官话、北京官话,等。
- 口音:有差异,但不会对互通性造成明显影响。例如:普通话/“国语”/华语。
- 片区/次方言:有明显差异,但互通能力较高。以「官话」为例:东北官话、西南官话、北京官话,等。
- 汉语方言:有明显差异,互通能力较低。例如:官话、吴语、粤语,等。
语言还是方言
虽然汉语的书面语十分统一,但汉语的差异化程度随地域而别,在官话区内,往往相距数百公里的居民也能勉强沟通;而在六南地区,有着「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有些地方甚至极端到同城居民也无法沟通的地步。因为汉语使用的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表音文字,所以语音状况很难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因此,在发展变化之中,改变最多的是语音。
汉语的多个变体,通常书写方面互通性比较强,而语音方面互通性弱。网络上关于「某变体是语言还是方言」的矛盾产生可能基于双方的「汉语观」「意识形态」「语言地位」问题。
- 语言:以互通性、特别是语音的互通性作为代表,来划分语言和方言的不同的话;那么「汉语方言」应该集体升格为「语言」,成为「汉语族」(语言群)下的诸语言,「片区」升格为「方言」。
- 方言:如果认为同源的所有语言变体都只属于同一语言,只靠阅读完全可以无障碍理解,那么「广义汉语」才是「语言」,其语言变体只能屈居为「方言」。
两种常见误解
- 第一种是认为掌握多种不同汉语语族下语言的中国人,语言能力比掌握多种欧洲语言的外国人差,因为那个中国人说的都是汉语方言。但事实是,汉语中的不同语言大多属于汉语语族一样,欧洲大量语言也属于同一语族,如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都属于罗曼语族,并且不同语族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第二种误解是认为有独立文字的才是语言,「汉语方言」没有所以不是。事实是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没有文字,很多语言由于使用人数不足或周边有强势文字系统(如汉字)而选择直接使用该文字系统。典型例子是日语,日语属于岛国独立演化出的日本-琉球语系,一直到七世纪遣唐使后才引入汉文有了文字。之后吉备真备基于汉文发明了片假名系统。日本僧人空海基于梵文和唐中期流行的汉文草书,发明出了平假名注音系统。
与流行语
- 主分类:分类:中国方言
由于各种原因,如游戏主播的使用等,一些有趣的方言常会成为流行语。典例如“皮”、“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不当讲”等。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 普通话: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 上海话:咯个咯家有咯个咯家个咯歌
- 广东话:咯咯咯噶有咯咯咯噶嘅咯咯
- 四川话:郭郭郭家有郭郭郭家的郭锅
- 陕西话:割割归家有割割归家滴归割
成语接龙
- 福建人:心心相印
- 东北人:
认( )贼作父 - 福建人:
互( )相伤害 - 东北人:
还( )想咋的
ACG作品中的汉语方言
括号内标注方言,斜杠前为该方言的正式名称,斜杠后为该方言的通俗名称。
具有本属性的典型角色
- 李献计————《李献计历险记》(北京官话京师片/北京话)
- 可先生————《魔法少女 俺》中配版(东北官话哈阜片/东北话)
- 老府(东北虎)————《罗小黑战记》(东北官话吉沈片/东北话)
- 倾国————《画江湖之不良人》(东北官话/东北话)
- 倾城————《画江湖之不良人》(冀鲁官话保唐片/天津话)
- 陈拾————《大理寺日志》(中原官话郑开片/河南话)
- 贾正亮————《一人之下》第二季(不正宗的中原官话关中片/陕西话)
- 佟湘玉————《武林外传动画版》(中原官话关中片/陕西话)
- 念正易————《画江湖之换世门生》(兰银官话银吴片/银川话)
- 蚩梦————《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二季(西南官话)
- 诸葛东明————《一课一练》(西南官话成渝片/四川话)
- 冯宝宝、徐翔————《一人之下》(西南官话成渝片/四川话)
- 红美铃————《东方Project》(吴语太湖片/上海话)
- 东东————《BRAVO东东》(吴语太湖片/上海话)
- 阿碧、阿朱————《天龙八部》(吴语太湖片/苏州话)
- 蓝湛————《魔道祖师》(吴语太湖片/苏州话)
- 吴邪、吴三省————《盗墓笔记》(吴语太湖片/杭州话)
- 陈————《明日方舟》(粤语广府片/广东话)龙门粗口
- 李小狼————《魔卡少女樱》(粤语广府片/广东话)
- 伍六七————《刺客伍六七》(粤语广府片/广东话)
- 成龙、老爹————《成龙历险记》(粤语广府片/广东话)
- Ying、Lesion————《彩虹六号:围攻》(粤语广府片/广东话)
- 诸多路人龙套————《从前有座灵剑山》
- 部分片头旁白————《十万个冷笑话》
CCTV娘————《地球Online》(北京官话京师片/北京话知识分子发音)科普:滦平仅为北京官话调查的采集地,普通话是滦平话的说法完全是谣言哦~
具有本属性的作品
- 部分作品因为地区性等其他原因,通篇角色都是方言对话,列举如下:
- 《大世界》(江淮官话宁庐片/南京话)
- 《滑稽王小毛》(吴语太湖片/上海话)
- 《阿长与山海经》(吴语太湖片/绍兴话)
- 《霹雳布袋戏》(闽南语泉漳片/台湾闽南话)
- 《潮汕英豪传》(闽南语潮汕片/潮汕话)
- 《港诡实录》(粤语广府片/广东话)
- 《奇志碰大兵》(湘语/湖南话)
- 《猫和老鼠oo方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