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英语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日式英语 |
---|---|
萌属性别称 | |
萌属性类别 | 语言 |
典型角色 | 金刚 |
相关萌属性 | 外来语、中式英语、外国人、中二病、混血儿、归国子女、德式英语、日式德语、美式日语 |
日式英语对带有很严重日语口音或受日语影响的语法、词汇的英语的称呼。与专有名词“和制英语”、日语“外来语”无关。但在许多情况下,常常是没有意识到别的语言里也有英语的音译词的ACG爱好者对于日语中英语的音译词的误解(但日语本土词汇确实相当贫乏,特别是现代科技相关的名词)。
目录
简介
由于日语本身的特征,日本动画中时常出现带有严重口音的英语,而被汉语使用者戏称为“日式英语”;相同原因,当出现其他语种时也会出现“日式德语”、“日式法语”等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大众所说的“日式英语”并非带日语口音的英语,而是在日语中出现的音译词,不宜用这个词语形容。按照本义,只有当动画中确实是在英语语境下使用类似音译词读法的英语时,才能够叫作“日式英语”。
好多(设定上)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外国人、混血儿、归国子女等,一开口总是满满的日式腔调,然后路人还会一脸崇拜地「哇……TA的英语好棒哦」。这类角色还常常在说话中掺杂更多不常用的外来语当然还是日式英语的口音,但严格意义上并不算作日式英语。由于声优的原因,有时甚至会出现设定上的母语者外语不如周围日本人的情况。与之相对的还有某些海归角色讲出的十分浮夸的英语,并且将日语中所有[l](其实是[ɫ],相当于apple的结尾的「l」)的音全部读成[ɾ](即是罗马字的「r」)。还有一部分则是中二病。
误用
所谓日语中的音译词句(外来语)不是英语,是日语,类似于汉语中的 “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等,与“日本人的英语口语优劣”是两个问题,但日式英语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用英语读音去评价日语,自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在评论其发音前,首先应该明确说的是英语还是日语。会产生这个概念,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它语言里也有音译词这一单纯的事实,听到一个听起来与英语单词有点像的词,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词是英语,继而以英语为前提判断发音。避免的方法很简单,只要问问自己“凭什么认定这个人说的是英语(而不是日语)?”就行了。另外夸张语气、幼齿语气等特殊状态下的发音不在此列。
日本人在正式场合与外国人对话会说英语(而非日语音译词),除了外交场合、商业会议外,作为正式播放的节目,
那么为什么这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词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呢?二战结束以后,为了尽快吸收欧美先进科技,大量的外语翻译成为了难题,于是
而且因为大家都是这个读音,偶尔哪天冒出来个
同时使用外来语会给他人一种
另外,由于日式英语的固有印象,一些日本人说出的美式英语、英式英语及带一定口音的英语会被错认为日式英语。
典例
日语的特征是音节短小(必然是单辅音单元音结构,没有sp、sc等复辅音,这点汉语也一样)、必然元音结尾(同上)容量很小(只有五十个音节,因而表达一个字可能用几个音,当然也有一个的)、发音少(5×10)。因此,日本人会把母语的特点加入英语中。
辅音
首先声明,日语罗马字和汉语拼音一样,都是用拉丁字母对本语言近似注音的系统,“拉”这个音用日语罗马字标注为“ra”而非汉语拼音的“la”(日语没有L这个音),在用字母表示读音时一定要明确这是哪个注音系统的写法。为了更清楚地表示,下文括号内有汉语谐音。体验一下说中式日式英语的感受 注:现代标准汉语音系没有在其他语言中十分常见的清浊对立,因此用拼音标注外语并不能准确标音,仅供参考。[1]
- 日文的无声塞音(stop consonant)た ta、ぱ pa、か ka相较于英文送气(aspiration)较弱,仍强于如西班牙文这种拉丁文直系子孙。以下是读音范例[2]
|
|
|
ポート pōto(通信端口)是从port(港口)来的外来语;port和puerto(港口)都可以追溯到拉丁文的portvs [ˈpɔr.t̪ʊs]。
以上三个p,可以用宽式音标松散地记为/p/。由上面的数据可知,送气仔细来说是强弱而非全有全无的分别。但国际音标(IPA)以[pʰ]表记英文port的p,表示送气;另一方面,尽管西语p与日语p的送气强度有别,IPA都记作[p]。
注:注意到英文student的t,IPA仿造上面所述,记为[t],但事实上这个[t]的送气强度相当于日文"た"的强度。
- [l, r, ɺ]变[ɾ],原因:日语中不存在边音、颤音,也没有翘舌化的现象(齿龈闪音,发音时舌尖向上卷起并直接接触齿龈或者上颚。气流冲出时,舌尖轻微闪颤一下,与齿龈或上颚接触,瞬间即离开。)
ビール bīru (=beer) 秘( )-鲁
- [dr, tr]拆开并插入[o],因为没有复辅音:
ドリーム dorīmu (=dream) 斗利-姆
- [k, g, s, ts, z, dz, f, v, p, b, m, l, r]在尾时后面加上[ɯ],因为没有闭音节:
リンク rinku (=link) 另苦
- [t, d]在尾时后面加上[o],原因同上:
スピード supīdo (=speed) 斯必-得
- [z]变[d͡z],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的日本人不发浊擦音而发浊塞擦音:
ゾーン zōn (=zone) 粽
- [f]变[ɸ],原因:日语没有齿唇音(双唇清擦音,发音时两唇闭合后稍张开一条小缝隙,让气流从此间呼出,感受气流摩擦双唇的感觉):
ライフ raifu (=life) 赖夫
- [v]变[b]或[β],同上:[3]
ベリー berī (=very) 贝利-
- [ŋ]变[ɣɯ],原因:日语后鼻音只能作韵尾。例:
タイミング taimingu (=timing) 胎衣命故
- [ʃən]变[ɕʲon],日语没有舌叶音,罗马字“zh、ch、sh”实际发音类似于拼音的“j、q、x”:
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infomēshon (=information) 因佛梅依熊 ミッション misshon (=mission) 咪.熊
- [ʒən]变[d͡ʑʲon],理由同上:
テレビジョン terebijon (=television) 得( )累哔囧
元音
只用[ä, e, i, o, ɯ]五个元音表示。
- [ə]变[ä]:diamond → ダイヤモンド daiyamondo
- [əu]变长音[o:]:hole → ホール hōru
- [ei]变长音[e:]:make → メーク mēku
典型角色
- 九条可怜————《黄金拼图》(虽然制作委员会有专门的英语指导,还是挡不住脱口而出的日式英语观众:我们本来想听英式英语啊!)
- 金刚————《舰队Collection》(Burning Loooooooooooooove!!)
- 小鸟游六花————《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爆裂吧现实(real)!粉碎吧精神(synapse)!Vanishment This World!)
- 凸守早苗————《中二病也要谈恋爱》(Death)
- 绊爱(花Q!)
- 小原鞠莉————《LoveLive!Sunshine!!》(Shiny~)
- 哈娜·N·芳婷史坦————《花舞少女》(提到日本的时候会直接说Japanese而不是Nippon)
- 迪奥·布兰度————《JOJO的奇妙冒险》(ZA WARUDO(THE WORLD))(泷泽萝拉哒(road roller da))
- 东方仗助————《JOJO的奇妙冒险》(グレート(GREAT))
- 乔瑟夫·乔斯达————《JOJO的奇妙冒险》(OH MY GOD, HOLY S**T, SON OF A BI***等等)
有关传说
Surprise! |
---|
一个德国人、法国人、及一个日本人到矿场工作。 |
外部链接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现代标准汉语音系
- ↑ 送气强度(Voice onset time)长度是直接拿范例语音,以语音分析软体Praat分析。抓取的准则是(1)母音的波形近似于周期波(2)送气的波形近似于颤动不规则的杂讯。VOT定义为气流冲破阻碍到声带振动的这段时间。也就是用送气的持续时间衡量送气强度。范例语音取材自[1]
- ↑ 某些情况下采用另一种表记法:va=ヴァ vi=ヴィ vu=ヴ ve=ヴェ vo=ヴォ,如revolution读作“レヴォリューション”(当然也可读作“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 《为什么日式英语如此难懂?》 - 知乎
- 纯正的日式英语 看来11区人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