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由NorthAbyssor执笔为《战舰少女》创作的美国XB-70女武神轰炸机娘化。 | |
基本资料 | |
道具名称 | 轰炸机(中文) bomber(英文) 爆撃機(ばくげきき)(日文) |
---|---|
道具别名 | |
道具种类 | 航空器 |
道具用途 | 军事用途(通过轰炸实施破坏敌方目标) |
相关作品 | 大部分军事题材作品 |
相关道具 | 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
|
“ | 我最喜欢在清晨闻到凝固汽油弹的味道了! | ” |
——《现代启示录》 |
轰炸机,即以战略/战术轰炸为目的而存在的军用飞机。
在军事上,轰炸机是一种用于对敌方地面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狭义的轰炸机仅指专门用于轰炸的飞机,而广义的轰炸机往往包括任何可以实施对地攻击任务的机型,如具备自卫空战能力的战斗轰炸机与攻击机。
历史上的轰炸机曾经以大小分为轻、中、重型轰炸机,后又按遂行的任务类型分为战术/前线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体型大小决定了轰炸机能够遂行的任务类型:轻型、中型的轰炸机一般会遂行一些战术任务,如摧毁敌军的集结点、摧毁防御能力较差的装甲集群、空中遮断等任务;而重型轰炸机则往往执行战略性质的任务,如轰炸成片的工业区、摧毁戒备森严的战略要地等。
除此之外因为轰炸机的大体型、大航程优势,有时军队还会对其“一鸡多吃”。比如美军就曾经有“侦察轰炸机(SB)”、“巡逻轰炸机(PB)”的分类,顾名思义将侦察机、巡逻机的职能整合进轰炸机。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轰炸机的战斗能力不再简单地以能挂多少炸弹来衡量不怕六爷挂满弹,就怕六爷挂一颗,她们比起前辈甚至还缩小了。
大家说到“斯图卡”时,想到的多半是容克Ju 87俯冲轰炸机。事实上,斯图卡(德语:stuka)是一个德语缩写,它的全称是“sturzkampfflugzeug”,意思就是“俯冲轰炸机”。
轰炸这种行为比轰炸机还要早,本来是给飞艇执行的。空军出现的目的就是把敌人按在地上摩擦,空战只是为了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
轰炸机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侦察机。在最开始时,轰炸任务往往由携带了炸弹的侦察机来完成。第一个被当作炸弹投掷的是两枚普通的手榴弹。
1913年,俄罗斯帝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以轰炸为设计任务的飞机。此后,轰炸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了飞艇的远程轰炸作用。在二战前,轰炸机的速度已经和当时很多战斗机相仿,载弹量达到2吨左右,间接影响了战斗机武器的设计。也有很多如Ju-87这样相对更加注重战术用途的俯冲轰炸机。战后,防空武器快速发展,低空攻击的战术危险性增大,战术轰炸机逐渐向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的方向发展,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逐渐成为主流。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轰炸机一般都有自卫用的机枪或机炮,如同多炮塔的军舰一般耸立在机身各处。随着战斗机的武器逐渐过渡到导弹,机炮的作用下降,冷战中期往后的轰炸机大多数舍弃了自卫武器,转而依托友军护航,或是超音速/隐身突防。
作为最大型的空基作战平台,轰炸机理所当然地成为最早出现、也是沿用最久的核武器发射平台。
由于巨大的体积,轰炸机也是历史上人员编制最多的空基作战平台——除一到两名飞行员和领航员外,还需要至少一名投弹手和若干名自卫机枪手。因为前述原因,加上导航技术已经发达到不需要领航员了,现代轰炸机的人员编制已经缩减到3人左右。
虽然轰炸机给人以笨重的感觉,但这只是重型轰炸机给人的刻板印象。历史上有不少轻型轰炸机改装作为攻击机甚至战斗机(多为截击机和夜间战斗机)使用的先例。[1]除此之外,导弹的存在也给了轰炸机另一种尚未实践的可能性:把所有的对地武器全部换成大型对空导弹,将战略轰炸机变成空战武库机。
冷知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拿苏联援助的图-4加装雷达当夜间战斗机使,造就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打我的是架B-29”的“影机”传说
轰炸机在陆战和海战中是大杀器,这意味着此类载具一般作为游戏推进到一定进度后的奖励,很难在前期用上。
而在空战中轰炸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并不是很受欢迎。对轰炸机使用者来说,轰炸机是对方战斗机可轻取的大肉,自己大概率是去送死的——一头栽进敌群中去吸引火力,牺牲自己给队友制造机会;对队友来说,轰炸机这种对地攻击特化的产物在空战中参与程度比较有限,甚至会拖累队友。这也是为什么玩家可玩载具中,战斗机、攻击机很多很多,却没多少轰炸机。由此《战争雷霆》还诞生了一种蔑称“空格猴子”,用以嘲讽那些一门心思对地攻击的轰炸机玩家。
除此之外,轰炸机的多乘员特性也使得其成了一种可以给多个玩家通力合作操纵的载具,如《战地风云 5》等,就存在着一个玩家开轰炸机、另一个玩家同时操纵轰炸机侧射武器的玩法。
顺带一提,俯冲轰炸机俯冲投弹时会发出响亮的破空声,一些老动画便以此提取音效库来给作品中的坠落桥段增加夸张的音效。
另外,成规模娘化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