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用于描述舰炮这一身管火炮发展形式。
舰炮,即以军舰为平台的身管火炮。在一些小艇上搭载的炮有时会有其他称呼,如舟艇炮等。潜艇搭载的舰炮,一般称之为甲板炮。
风帆时代的舰炮有两种布置方式:
由于这个时候的火炮普遍都还是前装炮,每发射一次都要将其收回来从炮口装填。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蒸汽铁甲舰发展的早期。
随着工业革命,工程师们的洪荒之力爆发了出来,舰炮的装多样性就此引来了一波大爆发。经历了诸如炮房、炮廓、露炮台等一系列构造的演进和实战检验,最终呈现出一种趋势:主炮炮塔化。直到现在的导弹舰上,这种状况也司空见惯。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舰炮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直到二战后被导弹大幅取代。二战是传统大中型舰炮的落日余晖,诞生了诸如“8英寸机关枪”、“460大根”等的一众妖孽,哪怕在现在看来它们也仍然强而有力
战后的舰炮几乎全部往高平两用化的方向发展了。
在火控雷达、火控计算机、水冷炮管以及自动装弹机的加持下,舰炮的命中率和火力密度有了空前的提升。又因为导弹的迅速崛起,在战后最后一批火炮舰艇完工之后,新造舰装备的舰炮的数量基本都有大幅度缩减。如今,导弹驱逐舰上通常会有1或2门口径在100~130毫米级别的主炮,当然也有例如朱姆沃尔特级装备的AGS 155mm 62倍径先进舰炮系统这样特例,护卫舰级别的舰艇通常只装备57~76毫米级别的主炮。现代军舰的主炮通常只用来鸣炮示警除了对舰作战的本职工作外,主要承担一部分防空和对地火力支援任务,或者是殴打毫无制海权的恐怖分子们驾驶的自爆小船。
由于核能、鱼雷、潜射导弹的相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战后潜艇逐渐不再配置任何形式的舰炮。
由于导弹的兴起,一支副炮发生了特化,演变为近防炮,作为末端专门用于拦截抵近的导弹、炮弹或是高速突防的战斗机等飞行器。
毫无疑问,舰炮通常会出现在涉及海军装备的作品中,而且主要集中在背景为冷战前的作品中表现。
如果是创作舰娘,那么她们的舰炮系统一般会被艺术加工成各种其他武器的模样。
另外:
顺带一提,在《辐射4》中有一把特殊重武器“舰炮枪”,是宪法号的机器人用风帆战舰的前装炮加旧零件组装出来的。
对于任何时代的炮舰来说,带的炮越多,就能投送更猛的火力,就更有机会在战斗中取得优势。图为英国在1913年制造的战列舰阿金库尔号,从头到尾设置了7座双联305毫米舰炮,一举成为人类历史上携带主炮炮塔数量最多的战列舰,以及多炮塔神教的圣物之一(和苏联的T-35多炮塔坦克齐名)。
由于平台的优势,舰炮一般可以做得很大,并包含一套高效的供弹系统和观瞄系统。图中那个巨大的三联炮塔就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亚洲最强火炮——日本的“大和炮”即94式460mm/L45海军炮。
在可旋转的炮塔出现以前,舰炮的布置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放在单层或多层火炮甲板上,沿两舷侧布置,称之为舷炮;另一种则以灵活的支架固定在上甲板的露天位置,称之为甲板炮。通常,甲板炮杀伤力相对较小、但能够自如地回旋俯仰,适合打击快速逼近的小目标,比如快艇;而基本为固定角度的舷炮杀伤力相对较大,适合打击远处的大型目标,比如和自己相对等的大型舰船或要塞。图为《RWBY》Vol.4第三章里出现的、搭载于武装运输船上的舷炮和甲板炮。
再举个栗子,同样是《战舰少女》的角色。这是北安普顿号重巡洋舰,她的一个主炮炮塔被加工成一杆三管步枪。
《舰队collection》的这个艺术加工就有点“激进”了—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