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艺术家对库兹涅佐夫号的舰娘形象创作。 | |
基本资料 | |
道具名称 | 航空母舰 |
---|---|
道具别称 | 航妈、大平顶 |
道具类别 | 军舰+机场 |
相关萌属性 | 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 |
“ | 跑道不应该会动啊! | ” |
——达斯提,《飞机总动员》 |
航空母舰(英语:Aircraft carrier,美国海军代号CV),大陆一般简称航母,日本一般简称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其中,CV这一代号的来源为法语的Curiser Voler(载机巡洋舰),在兰利号航空母舰(CV-1)中首次出现,并沿用至今。苏联的基辅级航空母舰[1],其官方名称即为1143型载机巡洋舰。Carrier Vessel的解释亦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在科幻作品当中,在外层空间运作的,携带可重复回收的小型自持载具(而非一次性使用的导弹或巡飞弹)的大型空间载具也被称为“母舰”(Carrier)。Mothership也被翻译为母舰,但是此类舰船一般是作为舰队的综合服务舰船以及指挥情报中枢等作用存在,所以科幻圈(以《星际争霸》社区为例)通常用该词直译“妈妈船”与“母舰”作区分。但是不能排除为了达成此类战略目的而携带各种小型子载具,所以两个术语通常能够通用通换。
简单来说,航空母舰是海上的机场,是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相结合的纽带,是现代海军当之无愧的主力舰。
最早的航空母舰只有弹射器,只能运转水上飞机,也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这种早期航母在当代是个十分冷门的存在,连带着在ACGN作品里通常也难觅踪迹甚至会被刻意忽视。举个例子:《舰队Collection》收录了几艘旧日本帝国海军以及法国海军的水上飞机母舰;而《战舰少女》作为对本作致敬的产物,早期一度也使用了这一分类,并加入了唯一的水上飞机母舰兰利改,但之后的更新就迅速废除了。离谱的是,兰利改的数据是直接套用了独立级的参数—_—。《碧蓝航线》也实装了中国在民国时期出现的几艘水上飞机母舰,但并未实装这一分类,而是直接划为“航空母舰”,在玩家群体之间一度引发过争议。
水上飞机母舰只在一战有所活跃,之后全通甲板航空母舰就成为了绝对主流。冷战早期水上飞机母舰一度随着水上喷气机的短暂出现而被重提,但很快又被放弃。
在二战期间,航空母舰从功能上可分为两类:
(i)注意 民船改建≠护航航母。有些民参军的案例,比如日本的飞鹰级,因其吨位高达24~29kt,且是高度遵循军舰标准予以深度改造,其各个子系统都达到了舰队航母的标准,故而被定义为舰队航母。
在冷战的喷气机浪潮下,护航航母因为低下的舰载机运转效率被迅速抛弃。从合众国舰(未建成)等一系列新式航空母舰开始,出现了新的分类标准:
由于国力衰弱,英国最终放弃了CVA。在1975年后,因美军不再使用任何反潜航母,美军也不再区分航空母舰的职能,改为简单以常规动力/核动力区分。(话虽如此,世界上仍然存在着一些CVS,比如日本那几艘“直升机驱逐舰”)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认为带有直通式飞行甲板的两栖攻击舰,也算作一种航空母舰。这一分类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以当代标准,小于3万吨的叫小型(轻型)航空母舰(CVL,light),3万吨至6万吨的叫中型航空母舰,大于6万吨的叫大型(重型)航空母舰(CVB)。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时代的分界线都不同。比如二战前,大于3万吨的就叫大型(重型)航空母舰,比现在的标准低得多。
日式汉语,指大中型航空母舰。这个词在中文互联网的流行是拜日本相关ACGN创作所赐。
这个词是很有时代局限性的,主要是用于描述二战时的一种航母设计:彼时的航母甲板主要为木质,被敌方投弹砸坏或者起火之后便无法正常起降飞机——CLIKE游戏里“航母中破之后不能攻击”的设定即来源于此。因此有些国家开始给航母的飞行甲板加装3英寸以上的防弹装甲,使其对于重磅航空炸弹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遭受攻击后依然可以正常起降飞机,所以有了这样的说法。战后所有的航空母舰都采用此种设计,自然也就没人说这个词了。
有些航母虽然没有使用防弹装甲,但是采用了其他的材料以达到类似的目的,通常也会被归入此类,例如大凤的橡胶甲板(相关资料缺失,有争议)和信浓的混凝土甲板。
(i)注意 “装甲航空母舰”的判定依据是飞行甲板而非舰体。
是指一些较弱的国家,可以通过让战斗机登上两栖攻击舰或类似舰船来令其实现航母的功能。正规航母的反义词。
这是个政治色彩较强烈的称呼,一些军事专业从业者(比如局座)并不认可这种叫法。
另一种解读则是“能飞战斗机的航母才是真航母,只能飞直升机的不算”的观念。然而从军事史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并不正确——比如说它解释不了为啥美军曾经有个“CVH”(直升机航母)的编制。
因为航空母舰通常兼具吨位重大和上层建筑相对平坦两种互相矛盾的属性,所以航空母舰舰娘形象分为两派:大中型航母一般以身材高挑且大概率体型丰满(主要是巨乳)的熟女、御姐和人妻形象居多;轻型航母和后世的两栖攻击舰等则设计成贫乳、萝莉等形象。
航空母舰的武器系统就是舰载机系统,表征为飞行甲板、弹射器和舰载机。这套系统并不像舰炮、鱼雷那样有着复杂的外部结构,因此非常容易被拟物化且拟物化的自由度极高。总体上可分两派:
以上是由日本创作者带动的主流设计,核心理念在于弓和弩含有舰载机弹射器的“弹”的意象。之后又发展了多种创意,包括但不限于:
也可以随意一些,仅仅是体现飞行甲板和舰载机的存在,并不直接体现她们之间的关联(战舰少女:博格)。也存在略去舰载机,只体现飞行甲板的设计,此时的拟物化方案会更加放飞自我,如:
飞行甲板本身的涂装也可以作为舰娘服装的花色存在,典例如战舰少女:赤城的改后默认外观。
在她们的人设中,有时会把舰载机也赋予人格,这时候她们就会像声波与磁带战士们那样,构成上下级关系或战友关系。典例如战舰少女:信浓,翻翻她的台词可知她的舰载机“天河”就是作为她的这样一位知心伙伴、可以私下里谈心的存在。
除此之外,滑跃起飞这一技术造就了上扬的滑跃甲板,又引出了“滑跃甲板=巨乳、平甲板=贫乳”的观念。但也有一派认为乳量和载机量相关,并由此提出了另一种人设思路。
水上飞机母舰,因为太冷门了,少有舰娘创作。目前《舰队Collection》的设计风格是最突出的:如同舰炮一般发达的弹射器。
《舰队Collection》水上飞机母舰舰娘案例之一:舰队Collection:特斯特长官,由アキラ创作。可见弹射器在她身上表现得如同舰炮一般。
一个比较不寻常的案例:舰队Collection:秋津洲,由しずまよしのり创作。因为她本质是大型水上飞机的支援船而非正统的水上飞机母舰,所以没有弹射器,改为体现了龙门架和其巨大的舰载机——二式大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