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分级制度是一种用于规范化审核与分类电子游戏适龄阶层的制度,于1994年在美国被提出。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电子游戏分级制度,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电子游戏分级制度 |
北美地区的电子游戏评级机构为“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 / ESRB),诞生于1994年,由非营利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 ESA)创立。该分级制度适用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虽然有自己的分级,见下文)。 ESRB使用以下标志对游戏进行分类:
图标 | 分级 | 描述 |
---|---|---|
eC — 幼儿(已于2018年废止) | 其中内容适合3岁或以上的儿童。不会包含父母认为不合适的内容。被定位为此级别的游戏通常是针对幼儿。 | |
E — 所有人[1] | 其中内容适合6岁或以上的玩家。被分为此类的游戏通常包含少量的幻想或者适度的暴力,或者有轻度的不良语言。 | |
E10+ — 10岁以上 | 其中内容适合10岁以上的玩家。被定为此级别的游戏通常会包含具有卡通效果的暴力、或者最少限度的争议主题。在2005年4月2日增加。 | |
T — 青少年 | 其中包含适合13岁(英文Teen指13-19岁青年)以上的玩家的内容。此级别游戏会包含暴力、争议主题、粗鲁幽默、少量血腥。
任天堂首次被评为此级别的游戏为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 | |
M — 成熟 | 其中包含适合17岁以上玩家的内容。此类别游戏有强烈的暴力、血腥、性、粗口的内容。建议销售商不要将此类游戏卖给未成年人。 | |
AO — 仅限成人 | 其中包含内容只适合18岁以上的成人。此类游戏通常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明显的性和裸体场景。但只含有赌博内容的《Peak Entertainment Casinos》,也被评为此级别。
由于三大游戏机制造商Sony、微软和任天堂原则上并不批准此级别游戏的开发权和出版权,加上美国主要的经销商也不容许此级别游戏上架,所以实际上,截至2012年,只有28个游戏被评为此级别。而只计算主机发售游戏(即非以Windows和MacOS作平台)的话,除发售后因隐藏内容问题而由M级提升至AO级的《侠盗猎车:圣安地列斯》以外,更是一个都没有。 | |
RP — 待评级 | 产品已经提交ESRB审定,正在等待分级结果。这个标志主要是在游戏正式发布前的宣传材料中使用。而在可能分级为T级或以上时,会加入一句"May contain content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可能含有儿童不宜内容)的免责声明。 |
除ESRB在北美洲全境使用外,墨西哥本地内政部对游戏的分级也有A、B(12岁以上)、B15(15岁以上)、C(18岁以上)、D(仅限成人)五个等级。
ClassInd负责审查在巴西上架销售的音像制品。
图标 | 年龄限制 |
---|---|
![]() |
无限制 |
![]() |
10岁以上 |
![]() |
12岁以上 |
![]() |
14岁以上 |
![]() |
16岁以上 |
![]() |
18岁以上 |
智利游戏分级系统(CCC)负责审查在智利上架销售的电子游戏,分级包括TE(全年龄)、8+、14+、18+和ER(特别推荐给青少年)五个等级。
日本的主要游戏评级机构为非营利组织“计算机娱乐分级机构”(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レーティング機構;英语: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 / CERO),成立于2002年7月,在日本境内上架销售的任何主机游戏都需要经过CERO的审核。但根据CERO伦理规定第7条及附表3,出现性器官、性行为、极端暴力等的游戏会拒绝评级裸体可以打码,此时游戏将交由下文的计算机软件伦理机构或日本内容审查中心审查。
目前的分级标志为2006年3月之后的修正方法,由设定之初的全年龄、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改为英文字母A、B、C、Z,增加了17岁以上——D。
图标及颜色 | 旧分级图标 | 含义 | 备注 |
---|---|---|---|
黑色 ![]() |
![]() |
-「A」全年龄对象 | |
绿色 ![]() |
![]() |
-「B」12岁以上对象 | |
蓝色 ![]() |
![]() |
-「C」15岁以上对象 | |
橘色 ![]() |
N/A | -「D」17岁以上对象 | 建议销售商不要将此类游戏卖给未成年人 |
红色 ![]() |
![]() |
-「Z」仅限18岁以上对象 | 不得将此游戏予以未成年人视听 |
目前日本全部47个都道府县均制定了《青少年保护育成条例》,并对Z级的贩卖者进行年龄审查。
除上面5种级别外,CERO还有3种较特殊的级别,这3种并不需要颜色指定:
图标 | 含义 | 备注 |
---|---|---|
![]() |
教育、资料库 | |
![]() |
尚未进行审查(审查预定) | 2003年追加,“审查预定”主要针对游戏发售前的宣传物,而“规定适合”则是主要针对试玩版 |
![]() |
CERO规定适合 |
图标 | 内容 |
---|---|
恋爱 | |
性 | |
暴力 | |
恐惧 | |
饮酒与吸烟 | |
赌博 | |
犯罪 | |
药物 | |
语言及其他 |
除了CERO外,日本还有另外一家着重于审查成人游戏的组织“计算机软件伦理机构”(日语: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ェア倫理機構;英语:Ethics Organiza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 EOCS),但该组织的审查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EOCS当前的分级标准与CERO旧版标准相同,过去的R15标准于2011年9月30日被废除。
2003年,由AV制作公司牵头成立的媒体伦理协会(日语:メディア倫理協会)因为成人游戏发行商HOBIBOX的加入,开始接受成人游戏的审查。有一些成人游戏公司退出计算机软件伦理机构(EOCS)、加入媒伦。2005年8月1日在受到日本经济产业省关东经济产业局的认可后,原媒伦改组为软件内容协会(コンテンツ・ソフト協同組合;英语:Contents Soft Association / CSA)。
2010年12月1日,映像伦理机构(日语:映像倫理機構,简称:映像伦/映伦,ETHICS)成立,CSA的审查转移到该中心进行。2015年6月30日,软件内容协会解散。
2016年1月,映伦在与全日本软件内容伦理审查会业务合并后,改名为日本内容审查中心(日语:日本コンテンツ審査センター;英语:Japan Contents Review Center / JCRC)。
退出计算机软件伦理机构加入JCRC(CSA)的游戏制作公司有SkyFish、LiLiTH、ARES、アージュ(âge)、NitroPlus等。
目前,中国内地尚无游戏分级制度,仅有网络游戏适龄提示,作为对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选择适龄游戏的建议,不具有强制性。该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ADPA)立项,于2020年12月16日正式发布,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适龄提示的标识符以3个不同的年龄为标准,分别为绿色的8+、蓝色的12+、黄色的16+。
仅适用于成年人的游戏这一标准不做适龄提示,但游戏企业会采取技术限制未成年人登录使用,并在官网或登录页面显著位置给出限制说明。
适龄提示属于游戏版号审批的必要标准。适龄提示标识必须安放在游戏产品界面的显著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的官方网站,游戏注册、登录界面或开始界面,宣传视频、海报、广告等,并要求适龄提示应与游戏界面的背景颜色应明显区分;宣传视频内,适龄提示标识出现时长不应少于3秒;静态界面中,点击适龄提示标识应能够展开或跳转至包含适龄提示用语的页面,且提示标识的最小边长不小于屏幕最小边长的1/10,以突出标识在游戏产品中的能见度和可视性。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表示,“适龄提示”不同于西方的分级制度,是对现有审查制度的完善,并不会放大游戏内容审核尺度。[2]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人在有关防沉迷问题答记者问时也强调决不允许色情、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存在于面向成年人的游戏中。[3]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要求,所有的未成年玩家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00至21:00登录游戏[4]而且对于放假没有放开限制,成年人的游戏时间没有限制。
游戏软体分级管理办法(英语:Game Software Rating Regulations / GSRR)发布于2011年,次年正式施行,前身为2006年发布并于次年施行的“电脑软体分级办法”。该分级制度具有台湾地区当地的法律效力。曾有四个分级,之后新增一个分级,共五级。
图标 | 名称 | 含义及判断标准[9] | 备注 |
---|---|---|---|
![]() |
普遍级(普) | 一般软体使用者皆可使用。 游戏软体之内容无后四条描述之情形者,列为普遍级。 |
裸视3D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使用。 因此在Nintendo 3DS中,支援裸视3D的游戏软体不会归此分级。 |
![]() |
保护级(护) | 六岁以上之人始得使用。6-12岁人群需父母及监护人陪同。
前项第二款之游戏软体,其内容符合辅十二级、辅十五级或限级之规定者,应依各该规定分级。 |
|
![]() |
辅12级 | 十二岁以上之人始得使用。旧分级曾包含“12-18岁人群需父母及监护人陪同”的规定。
前项第四款之游戏软体,其内容符合辅十五级或限级之规定者,应依各该规定分级。 |
2012年前与“辅15级”一并列为“辅导级(辅)” |
![]() |
辅15级 | 十五岁以上之人始得使用。
|
2012年新增,之前与“辅12级”一并列为“辅”级 |
![]() |
限制级(限) | 十八岁以上之人始得使用。
|
香港与澳门没有成文的分级制度,但不适合未成年人游玩的游戏会标注相应提示。香港当地的游戏评级机构为「♯♯物品审裁处」(英语:The Obscene Articles Tribunal),在香港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在香港本土上市的电子游戏都需要经过淫审处的审核。虽然在名称上淫审处未涉及「游戏」相关的字眼,但该组织同时具有审核电子游戏的职能。分级包括I(全年龄)、II(适合18岁以上)、III(不准出版)三个分级。
被评为只准18岁或以上人士购买的游戏须贴上提示在游戏包装盒的表面、封面和封底,提示要占包装物的面积的20%或以上;而封套亦须清楚而显眼地印上游戏出版人的姓名或名称、营业地址及电话号码。
游戏管理委员会(英语:Game Rating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GRAC,韩语:게임물관리위원회/게임物管理委員會?)是韩国于2013年12月成立的电子游戏分级组织。前身为游戏分级委员会(英语:Game Rating Board/GRB,韩语:게임물등급위원회/게임物等級委員會?)。
图标 | 名称 | 描述 |
---|---|---|
![]() |
ALL — 全体使用者 | 适合所有用户 |
![]() |
12 — 12岁以上使用者 | 仅适合12岁以上用户 |
![]() |
15 — 15岁以上使用者 | 仅适合15岁以上用户 |
![]() |
18 — 不允许青少年使用 | 仅适合18岁以上用户 |
![]() |
TEST — 用于评价 | 游戏已提交给GRAC,正在等待结果 |
![]() |
RE — 分级豁免 | |
![]() |
R — 拒绝评级 | 出现违反GRAC评级有关规定而不予分级的游戏 |
图标 | 内容 | 描述 | 备注 |
---|---|---|---|
煽情 | 含例如裸体、性交的煽情内容 | ||
暴力 | 含暴力行为的内容 | ||
恐惧 | 含可能引发人不适、引起惊吓的内容 | ||
不当言语 | 含不当言语(如脏话) | ||
药物 | 含烟酒、毒品 | ||
犯罪 | 含犯罪性、反社会性行为 | ||
赌博 | 含赌博内容 |
资讯通讯媒体发展局(IMDA)负责审查在新加坡上架销售的音像制品,电子游戏分级包括G(全年龄)、ADV16(16岁)、M18(18岁)三个等级。
印度尼西亚游戏分级系统(IGRS)负责审查在印度尼西亚上架销售的电子游戏,分级包括SU(全年龄)、3+、7+、13+、18+五个等级。
国家媒体委员会(NMC)负责审查在阿联酋上架销售的音像制品,电子游戏分级包括“SUITABLE FOR”加上3、7、12、16、18、21六个等级。
娱乐软件分级协会(ESRA跟米国的有一字之差)负责审查在伊朗上架销售的电子游戏,分级包括3+、7+、12+、15+、18+五个现行等级(曾有25+分级)。
欧洲地区的主要电子游戏评级机构为“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英语: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 / PEGI),于2003年4月正式启用,其前身为“欧洲互动软件协会”(英文:The Interactive Software Federation of Europe / ISFE)。
目前有以下欧洲国家使用PEGI分级制度: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希腊、德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除了奥地利、波兰、芬兰以外,PEGI评级认证只具有建议与参考的作用,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图标 | 年龄限制 |
---|---|
![]() |
3岁以上 |
![]() |
7岁以上 |
![]() |
12岁以上 |
![]() |
16岁以上 |
![]() |
18岁以上 |
图标 | 内容 | 描述 | 分级区间 |
---|---|---|---|
暴力 | 含暴力行为的内容 | 7/12/16/18 | |
不当言语 | 含不当言语、脏话 | 12/16/18 | |
恐惧[10] | 含可能引发人不适、引起惊吓的内容 | 7/12/16 | |
赌博 | 含赌博内容 | 原12/16,现18[11] | |
性 | 含例如裸体、性交的煽情内容 | 16/18 | |
药物 | 含管制药物、毒品 | 16/18 | |
歧视 | 含带有(种族、性别等)歧视的内容,且此内容极可能违反国家刑法 | 18 | |
内购 | 含内购功能 | N/A |
德国当地的游戏评级机构为“娱乐软件自控组织”(德语:Unterhaltungssoftware Selbstkontrolle / USK),在德国具有当地的法律效力,任何在德国本土上市的电子游戏都需要经过USK的审核。
图标 | 年龄限制 |
---|---|
![]() |
无限制 |
![]() |
6岁以上 |
![]() |
12岁以上 |
![]() |
16岁以上 |
![]() |
18岁以上 |
英国当地的游戏评级机构为“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英语: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 BBFC),在不列颠地区与苏格兰地区同时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在英国本土上市的电子游戏都需要经过BBFC的审核。虽然在名称上BBFC未涉及“游戏”相关的字眼,但该组织同时具有审核电子游戏的职能。分级包括U(全年龄)、PG(需家长辅导)、12A(12岁以下需家长、监护人陪同)、12(适合12岁以上)、15(适合15岁以上)、18/R18(适合18岁以上)七个分级。
俄罗斯年龄分级系统(RARS)是俄罗斯联邦于2012年设立的媒体分级组织。
图标 | 年龄限制 |
---|---|
![]() |
无限制 |
![]() |
6岁以上 |
![]() |
12岁以上 |
![]() |
16岁以上 |
![]() |
18岁以上 |
澳大利亚分级委员会(英语:Australian Classification Board,简称为ACB或CB)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法定机构,负责对在该国展示、出租和出售的电影、电子游戏和出版物进行分级和审查。
以下分级不受限制,可能需要家长指导,但不对获取或分发施加任何法律限制。
以下分类在法律上受到限制:向不超过最低年龄的任何人出售或展示此分类的材料是非法的。
分级及图标 | 描述 |
---|---|
成人陪同(MA15+)![]() ![]() |
包含15岁以下人士不适合展览的材料。 15岁以下的人只能在父母或成年监护人的监督下合法购买,租借,展示或检视此类内容。在租借或购买MA15+电影或电子游戏之前,可能会要求一个人出示年龄证明。 内容冲击很大。 允许使用中等强度的现实暴力。 只有在「根据上下文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接受具有「高度或现实风格」的暴力描写。但是,程式化的暴力行为可以「更详细」。允许强烈暴力 ,但如果它是血腥而强烈,则应「不频繁」或「根据情况合理」。在「不频繁,无偿或剥削」的情况下允许性暴力。 性行为可能是「暗中暗示」或「模仿」的。 允许裸露 ,但在性爱方面,「不应剥削」。 令人恐惧或激烈的场面应该「不要打扰一个理智的成年人」。 可以使用具有攻击性且非常强烈的粗俗语言,但「不应具有剥削性」。 可以描述毒品的使用,但不能以「提倡的方式」描述。 强烈冲击性主题应通过背景来分析。 |
限制级(R/X18+[12])![]() ![]() |
包含不适合向18岁以下人群展示的材料。 未满18岁的人可能无法合法购买,租借,展示或检视R18+分级内容。在零售商店或电影院购买,租用或观看R18+电影或电子游戏之前,可能会要求一个人提供年龄证明。某些分级为R18+的材料可能会让成人团体的某些部分感到反感。 内容冲击很大。 允许对暴力进行真实,明确的描述,但不允许「对理性的成年人频繁进行无偿,残酷,剥削和冒犯」的暴力。 主题可以具有「非常高的强度」,但不能具有「剥削性」。 仅在「叙述需要」和「不剥削」或「未详细显示」的情况下才允许性暴力。 性生活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但「描写现实性活动」是不允许的。 可以显示毒品使用情况,但不能「详细说明」,也应该「不推荐或不鼓励」使用毒品。对于电子游戏,不允许使用与「奖励和激烈」有关毒品使用。 性方面的裸露内容应「不包括明显的生殖器接触」。 粗俗的语言几乎不受限制。 |
电影与文学分类办公室(英语:Office of Film and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简称为OFLC)是纽西兰的一个法定机构,负责对在该国展示、出租和出售的电影、电子游戏和出版物进行分级和审查。
现行的分级有:
国际年龄分级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Age Rating Coalition,简称为IARC),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全球游戏分级和年龄分级系统,受世界上许多游戏分级机构的监管,专门针对数字游戏和移动应用程式提供一个全球化的精简年龄分级流程。
现行的分级有:
标志 | 描述 |
---|---|
内容适合3岁或以上的儿童。 | |
内容适合7岁或以上的玩家。 | |
内容适合12岁或以上的玩家。 | |
内容适合16岁或以上的玩家。 | |
内容适合18岁或以上的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