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战争名称 | 中国抗日战争 |
---|---|
战争别名 | 抗战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日侧)日中戦争・大東亜戦争 |
战争时间 | 1931年9月18日(局部)-1937年7月7日(全面)-1945年8月15日 |
战争地点 | 中国大部、缅甸北部、蒙古东部 |
参战势力 | 同盟国、轴心国 |
战争结果 | 日本无条件投降 |
登场作品 | 《钢铁雄心》、《抗日:血战缅甸》等 |
中国抗日战争(英: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日本方面称为“日中战争”。国际上称其为Second Sino-Japanese War(第二次中日战争,特指“七七事变”后的战争阶段)或“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八年抗战”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之后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指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爆发的所有争端。“抗战”(War of Resistance)词模棱两可代指这一时间段中日的所有冲突。2017年中国改订教科书为“部编本”,确定了后一提法,将“八年抗战”改成“十四年抗战”,以纪念自“九一八事变”后一直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东北地区武装力量。
日本内部最初称此战争为“支那事变”(支那事変)以规避战争字眼,防止国际上不必要的关注和国内反战势力的反对。太平洋战争后改为日支战争(日支戦争),并合并到大东亚战争中。在二战结束之后,应中国政府要求,日本禁止继续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教科书中以日中战争(日中戦争)描述。
中国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之间中国与日本两国间发生的战争。战争由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由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结束。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将中国纳入日本势力范围内。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中,中国与日本都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却拒绝归还占领的德国在中国青岛租借地,并声称山东问题已经和中国政府通过签订“二十一条”解决。此外在1928年5月3日,日本为阻止北伐战争,炮轰济南。日本的举动导致中日两国关系恶化。
日本关东军也在1928年6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即暗杀了拒绝与其合作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此举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视为刺杀他国国家元首,因为当时张作霖是中华民国陆海军三军大元帅。日本之后在1931年又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或称柳条湖事件),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后建立“满洲国”,并最终不获国际联盟承认。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蓄意挑起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跟随美国和英国正式对日宣战。在经过数年鏖战后,并在美国接连对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时任日本天皇裕仁最终被迫于1945年8月15日发布《终战诏书》,宣布向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日本亦是“三国轴心”中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
“ | 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 ” |
——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1] |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停靠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根据国际惯例,中国政府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待补充)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以来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人民记忆最深,同时也是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因此有大量中国作品与这一战争有关。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漫画创作大部分都用于抗日宣传,1937年在上海成立的救亡漫画宣传队,由一批漫画家组成,以漫画宣传抗日信息。同时期还有漫画刊物《救亡漫画》和《抗战漫画》,著名的漫画作品有《三毛从军记》等。
连环画有《铁道游击队》《血溅津门》《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连心锁》《烈火金刚》《海啸》《变天记》《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关东响马》《夜幕下的哈尔滨》《手枪队》《杜大嫂》《狼牙山五壮士》《沙河破击战》《大战鸳鸯泺》《八女投江》《东进抗日》《夜袭黄庙》《阿姨的抗日故事》《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扑不灭的烈火》《冰城烈火》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