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的世界完整得多。你们既了解陆地,又知晓海洋,伊比利亚对自己身处的位置有着最基础的认知。 | ” |
——凯尔希,《覆潮之下》 |
伊比利亚是《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场的一个架空的国家。
位于泰拉大陆南部的临海国家。封闭保守,宗教占政治的比重很大。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但是在“大静谧”灾难的入侵下早已落寞。仰仗着超前的海洋科技,伊比利亚一度成为陆上强国,然而同样来自于海洋的灾难,摧毁了伊比利亚的辉煌。边境封锁,遍地废墟。大海的威胁从未远去,陷入寂静的伊比利亚,前路仍是一片未知。
位于泰拉南部的沿海国家。
在过去,曾有一些从阿戈尔逃难来伊比利亚的阿戈尔人,他们被伊比利亚本地人称为“岛民”。依靠着“岛民”们带来的阿戈尔的先进技术,伊比利亚迅速崛起,成为称雄泰拉的大国之一。征服玻利瓦尔平原,远征维多利亚与莱塔尼亚,赚取了巨额的战争红利。
不同于其他泰拉国家对土地的争夺,建立在海洋种族阿戈尔的技术之上的伊比利亚将目光投向了广阔无边的大海。
在那个时代,数以万计的船只往来于伊比利亚的港口。海岸线上一片灯火辉煌——那是伊比利亚用于指引航船的灯塔群,海上则纵横着伊比利亚的庞大舰队。
但在五十多年前,伊比利亚所有的灯塔都因未知的原因同时陷入瘫痪。看守人们找不到问题的所在,也无法进行修复,伊比利亚的海岸线就此陷入黑暗,驶入海洋的船只也再也没有回来。这次灾难被称为“大静谧”。海水暴涨,将灯塔与陆地分隔开。全国陷入异常的寂静,外海的舰队纷纷失联,国内甚至连无线电波都消失了。在愚人号活动剧情中,吞噬了阿玛雅的屠谕者的“歌声”再次制造出“大静谧”的效果,让周围的声音全部消失不见。
“ | 海洋陷入前所未有的平静,海岸出现异样,剧烈的退潮和不规律的波涛宣告着灾难来临。一切声响都被覆盖,从海浪拍岸到城市的钟楼,一切响动都逐渐消亡。直到人们的话语声,都消失不见。直到风也安静下来。大静谧悄然而至。 | ” |
——审判庭对“大静谧”的记载 |
随着“大静谧”的降临,全国停止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同时造成了技术断层,繁华时代的技术造物大多荒废无法使用。
现在的伊比利亚严厉限制外来者入境,打压“岛民”,极度的宗教狂热在这里盛行,但渴望复兴伊比利亚的人们从未止步。
伊比利亚的主要种族是阿戈尔族和黎博利族。
阿戈尔族是来自深海的居民,并非伊比利亚的本土民族。外形上极度接近人类,没有很明显的体表特征,但不同族群的阿戈尔人之间也存在体质上的差异。曾经有很多阿戈尔人从海中的阿戈尔国来到陆地上,他们带来的先进技术成就了伊比利亚过去的辉煌。
如今生活在伊比利亚的阿戈尔人几乎都是当初上岸移民的后裔,但在“大静谧”发生后,阿戈尔人被视作带来灾难的祸星,遭到了伊比利亚政府、宗教机构以及民间的敌视,很多人被迫离开这片土地前往别处谋生。
黎博利族在伊比利亚人中的占比也很大,因此他们可能是此地最初的居民。创造伊比利亚剑术“至高之术”的剑术大师们几乎都是黎博利,因此传统观念认为只有黎博利才能真正发挥这一剑术的威力。
此外,斐迪亚族等其他种族在伊比利亚也有分布。
伊比利亚拥有国王与贵族,采取政教合一的理念。
伊比利亚拥有“宗教审判庭”,审判庭会派出大审判官带领的审判团在国内巡行并抓捕违法者。
伊比利亚的具体军事实力不明,但是已知拥有相当严苛和广阔的剑术知识。
根据老何塞的说法,伊比利亚存在名为“国防军”的武装力量。
此外,干员棘刺提到过一个名为“伊比利亚惩戒军”的组织,会佩戴相应的袖标[3],隶属于审判庭,负责对抗海嗣与深海教会,对伊比利亚的普通民众具有很强的威慑力。惩戒军拥有船只和水陆两用军舰。
又名“愚人号”,伊比利亚舰队的旗舰,由阿戈尔人布雷奥甘设计制造。船长为伊比利亚公爵阿方索,大副为加西亚。在大静谧时期失联,现已沉没。
布雷奥甘本来期望将其建设为海洋探索船以应对海中的危机,却因为伊比利亚王室与贵族的短视和强硬被迫改建成一艘战舰。
伊比利亚度假村 | |
![]() |
![]() |
伊比利亚沿海地区居民生活在伊比利亚繁盛时代建造的移动城市废墟里,建筑破败,其中盐风城的形象类似于没有船壳的海船。从干员棘刺的语音可知,伊比利亚的建筑风格以冷厉素朴灰白为主。此外,伊比利亚也有为阿戈尔人准备的“伊比利亚度假村”。
伊比利亚的经济曾经相当繁华,一度被称为“黄金国度”,并拥有旅游业。
现在的伊比利亚经济已经凋敝,淡出大多数人的视野。
不同于大多数人想象中闭塞、落后的形象,实际中的伊比利亚对科研相当友好。
正是依靠过去阿戈尔人从深海中带来的先进技术,伊比利亚迅速崛起成为足以同乌萨斯等国家相提并论的泰拉强国,并发展出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建立在海洋上的强大文明。
这些来自海底的技术和泰拉大地上的其他科技差别很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阿戈尔技术应用就是遍布伊比利亚海岸的灯塔。这些巨型建筑曾被用于指引来往伊比利亚港口的大批船只。灯塔足足建筑了数千座,但在数十年前的“大静谧”事件中,几乎所有的灯塔都失去了作用,至今无法修复,如今只剩一座名为“伊比利亚之眼”的灯塔。据干员深靛所说,除了灯塔及灯塔的附属设备以外,海上还建设有钻井和海上堡垒。[4]
在伊比利亚的科学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大部分的科学研究在伊比利亚都是完全自由的,包括尖端生物工程学这样的新兴学科,并且伊比利亚也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足够傲人的成就。但这样的友好是有条件的:在其他的一些领域,科学研究被完全禁止,或者说这些研究方向在伊比利亚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些研究通常都牵涉到与伊比利亚有紧密联系的两个国家:拉特兰和阿戈尔。
已知伊比利亚对有关拉特兰铳械的研究进行严格的管控,监管者是伊比利亚的审判庭。其具体细节暂不明朗,但无疑牵涉到与阿戈尔相关的事物。
此外,伊比利亚还建造了一些大型船只,如斯图提斐拉,即“愚人号”。
伊比利亚村落里有学堂提供基础教育。高级、专业的教育与宗教紧密相关,接近于断层。人们要么放弃学习,要么放弃公民权出国进修,或者在国内寻找专业的名师,或者向神职人员学习。
盐风城的平民每隔一百日抽签选出一人献祭,次日从海边收获贝类作为食物。
斯卡蒂向盐风城中的人们普及了海藻酒。
摩根队长佳酿虽然是产自伊比利亚地区的酒,但是却在维多利亚中部城市大受欢迎。现已停产。
从人名地名上看,伊比利亚的语言和西班牙语有很大联系,暗示其现实原型为西班牙。
玻利瓦尔是古代伊比利亚跨越大陆而开拓的,当地的人名地名与伊比利亚类似,也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原型。
伊比利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审判庭负责国内大小事务,宗教在国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伊比利亚信仰的宗教由拉特兰教衍生,属于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伊比利亚宗教曾经直属拉特兰教宗麾下,不过逐渐从拉特兰教分离,最终形成了“伊比利亚国教会”,自立门户。分离后的伊比利亚的宗教圣像,圣人手持的铳械被更换为具有本地特色的长剑与提灯。变得“正常”了。目前两国的宗教维持着微妙的联系。在伊比利亚的教堂里,依然能看到拉特兰的标志。[7]
在伊比利亚生活过的萨科塔人安多恩,因目睹拉特兰拒绝对遭受苦难的伊比利亚提供帮助而对拉特兰深感失望,成立了试图不分种族救济世人的组织“寻路者”。[8]
“大静谧”前,国教会已在考虑自立教宗。灾变发生后,国教会改组为审判庭,以应对深海教会的渗透。
“大静谧”后,由“海嗣”及其崇拜者在伊比利亚国内创建的邪教团体,现已扩散到整个大陆。教义认为,与尔虞我诈、争斗不休的人类相比,集群意识的“海嗣”是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个体应为“种群”无私奉献,实现“海嗣”群体的进化。邪教成员彼此用“同胞”互称。深海教会的最终的目的是扩张“海洋”的边界,让陆上的种族全部被“海嗣”同化。[9]
该邪教披着伊比利亚国教的外皮在国内隐秘传播,还在各据点秘密建设人体实验的基地,似乎在试图结合人类与“海嗣”,培养更强大的个体。
该邪教小头目的手杖上也有拉特兰的标志。某鸡贼的四臂神皇表示认可
随着“大静谧”后深海教会的渗透,伊比利亚有很多地方渐渐变成盐风城般破败的模样。
幽灵城的传说 |
---|
据说迷路的人会误入这样的幽灵城,里面又冷又可怕,地上铺的都是青色的石头,教堂里一个人也没有。但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城里的建筑虽然空空荡荡,却都镶着珠宝,而广场上堆满雕像,那些雕像全都是黄金打造,没有一丝杂质。听说在幽灵城里,每到夜晚,就总会有看不见的东西在教堂里祈祷,还能听到有人在耳边叹气!而且,误入这些城市的人,身体都会逐渐僵硬,行动越来越慢,变得像是老爷爷老奶奶一样,连说话也越来越慢,渐渐地无法思考......最后全身都动不了,既不能说话,也没有思想......整个人变得和街上的黄金雕像一样,呜,原来那些雕像原本都是活着的人! 伊比利亚海军的远航与扩张曾经为盐风城带来了庞大的财富,阿方索船长甚至说过可以用赤金铺满盐风城。现在这座城镇的居民也确实日渐呆滞与僵化。 |
狂欢节的传说 |
---|
听说这是个特别热闹的节日,过去还有不少游客参加,可是现在都好久没有什么消息了,就有人说,这节已经被废止了。据说狂欢节其实没被废止,只是参加的不是正常人而已。据说到了那一天,满大街都是从坟里爬出来的尸骸,缺胳膊断腿的在一起狂欢呢。这时候城里的市民都得呆在家里关好门,千万不能出来。有人说出门就会被吃掉,还有人说出去的人就和中了什么迷魂咒一样,会排着队去城东的树林里上吊自尽呢。 |
伊比利亚的感染者极少,并且没有歧视感染者的相关记录。从深靛的见闻来看,感染者在伊比利亚并不被歧视。
伊比利亚的居住区分为城市和乡村。城市基本建立在旧移动城市的废墟上。目前没有已知的伊比利亚移动城市。据说伊比利亚的移动城市会变色,驶过的土地都寸草不生。也有城市都会变形,城市里的地块都能飞起来重组到一起,变成没手没脚,会把所有东西都吞掉的巨大怪物的传闻。
一座位于伊比利亚沿海地带的破败城市,海岸栖息着恐鱼,市民的生活水准奇差,不使用货币作为交易手段,依旧流行着以物易物的交易法则。城内设有一座教堂,一位名为昆图斯的深海教会教徒在教堂内担任主教,教唆市民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人前往海中以换取食物(实际上所谓的食物也只是些简单的贝类与鱼类)。[11]
该城的教堂已遭到深海教会的侵蚀,成为该组织进行各类生化人体改造实验的据点。该据点随后被歌蕾蒂娅清剿并摧毁,由此结识了凯尔希。[12]
拉特兰寻路者先导安多恩的出身地,后逐渐衰败。安多恩前往拉特兰求援后,因拉特兰未提供援助而毁灭,使安多恩产生了“拉特兰为何无法拯救拉特兰之外的土地”的疑问。
沿海村镇,临近伊比利亚审判庭中心和伊比利亚的最后一座灯塔“伊比利亚之眼”。其名字在伊比利亚古语中即意为“灯塔”。
坐落于格兰法洛镇附近的海上礁岛的高塔,伊比利亚数十座巨大灯塔之一。“大静谧”之后停止工作,被伊比利亚放弃,逐渐沦为恐鱼巢穴。愚人号事件中被乔迪等人重启。
(待补完)
阿戈尔族,修习“至高之术”的剑士。因局势动荡离开伊比利亚,受邀来到罗德岛。现罗德岛近卫干员。
黎博利族,感染者。特殊行动第三小队队长副手,但因职能特殊经常被临时调入其他小队。现罗德岛先锋干员。
阿戈尔族,生物工程学专家。离开伊比利亚后加入罗德岛。现罗德岛特种干员。
阿戈尔族,干员白炽的保镖,随白炽加入罗德岛。现罗德岛狙击干员。
阿戈尔族,巡游医生。被罗德岛救助后随罗德岛一同行动。现罗德岛医疗干员。
斐迪亚族,灯塔见习看守人,流浪术师。因老师要求其外出历练而离开伊比利亚。现罗德岛术师干员。
黎博利族,前伊比利亚审判官,大审判官达里奥的学生兼下属。愚人号事件后辞去审判官职务,以审判庭信使身份进入伊比利亚特别行动组,任近卫干员。
阿戈尔族,真名乔迪·方塔纳罗萨,前伊比利亚格兰法洛镇礼拜堂护工。愚人号事件结束后在凯尔希和极境的引荐下加入罗德岛,任医疗干员。
斐迪亚族,罗德岛伊比利亚事务负责人,任先锋干员。
阿戈尔族。其父亲被审判庭当局带走,母亲在悲伤中郁郁而终。后在某次针对伊比利亚地区的行动中受到波及,作为伤员被带回本舰施行救治。现为罗德岛近卫干员。
伊比利亚大审判官,知晓审判庭的一些内幕和伊比利亚的过往,对伊比利亚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使用长剑和手炮作战,实力强劲,能短暂地与深海猎人出身的斯卡蒂抗衡。
“愚人号”行动中,他为了给尝试重启灯塔的乔迪争取时间,与数量庞大的恐鱼作战,力竭而亡。
伊比利亚唯一健在的圣徒,全名“卡门·伊·伊比利亚”,流明的老师。伊比利亚的延生秘术使得其年龄已超常人所及。
大静谧后联合其他圣徒将国教会改组为审判庭,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伊比利亚”。
伊比利亚主教。巡行在伊比利亚诸城乡,宣讲伊比利亚宗教教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深海教会假扮的。
“愚人号”船长,伊比利亚海军中的英雄人物。
伊比利亚舰队因大静谧全灭后,阿方索依靠猎捕并吞吃恐鱼存活,但左手也开始海嗣化,一直艰难地维持着身为人类的理智。
“愚人号”大副,原本的外表不明,阿方索的爱人。
与阿方索同为“愚人号”上最后的生还者,依靠捕猎恐鱼生存,身体已经完全海嗣化,但仍然维持着最后一丝作为人的理智。以人类的身份死去。
伊比利亚的孩童,成绩优异,但因家境贫寒而交不起学费,将要辍学。向学堂的老师举报了安东尼奥偷窃的事情,后来又为了袒护安东尼奥而向主教撒谎。
伊比利亚的孩童,为了帮助何塞凑齐学费而偷钱,却被何塞举报。不希望何塞为他说谎,向主教坦白了实情。
情报贩子,斯卡蒂的熟人,是“这一带卖消息的人”里唯一知道盐风城的人。
居住在伊比利亚盐风城的一名老妇人,与安妮塔熟识。看似疯癫,但似乎是除了安妮塔之外最清醒的盐风城居民。
居住在伊比利亚盐风城的一名少女,被其他居民称为“木框”。相比其他居民,安妮塔明显更加热情活泼。与斯卡蒂结下了友谊。
在水月与深蓝之树活动中,疑似已彻底化为海嗣
黎博利族,格兰法洛镇长,流明的监护人。
黎博利族,格兰法洛镇的翻译家。真实身份为深海教会的主教。
根据“大规模的远洋舰队”一词来看,可以推测其原型为现实中的西班牙(西班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另外,西班牙所在的半岛就叫做伊比利亚半岛。“大静谧事件”有可能是影射无敌舰队覆灭后西班牙的逐步衰落和封闭。
盐风城的英文名Salviento来源于西语“盐”(salt)和“风”(viento)的拼接。
干员棘刺修习的伊比利亚至高之术原型即为现实中西班牙剑术“La Verdadera Destreza”(直译就是至高之术的意思),这是一种基于几何计算来进行复杂进攻与防御,对敏捷性和计算力要求极高的剑术流派。
斯图提斐拉号的外文名Stultifera Navis正是拉丁语中“愚人号”的意思。
考虑到斯图提斐拉号上的经历和最后的骑士这一意象,来源更可能为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