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战 争 即 和 平()
自 由 即 奴 役()
无 知 即 力 量()
“ |
在 板 栗 树 的 树 荫 下()
我 出 卖 你,你 出 卖 我():
他们躺在那里,我们躺在这里()
在 板 栗 树 的 树 荫 下()。
|
” |
——乔治·奥威尔,《1984》, 第一部分,第七章
|
注:在翻译本诗的时候,第三行的"lie"也有“欺骗”的意思,不只是“躺”的意思,只是为了排版方便将"lie"翻译成“躺”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于1949年所著的反乌托邦小说。又名《1984》。
《一九八四》对网络流行文化和众多ACG作品都有影响。
简介
在一个处于永久战争状态的世界里,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大洋国内「第一空域」的首要城市伦敦。大洋国政府实行「英社」政治制度,以「老大哥」为领袖。思想警察通过电幕无所不在地监控公众,并进行抓捕、审讯和改造行动。温斯顿因犯了思想罪,而被押解到友爱部进行审问并接受教育,公开检讨。最后得以热爱老大哥()。
于1949年6月8日由“塞克尔和沃伯格”公司出版。
设定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成分,可能影响观赏作品兴趣,请酌情阅读
三大国
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分成了三个国家联盟。这三个超级大国打着永久的战争,为争夺世界上未被征服的陆地。它们时而是同盟时而是敌人。势均力敌,任何一国都不可能被其余两国的联盟所打败。
维持战争的目的:不是战胜别国,而是消耗物资,使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在温饱线以下,因为从长期来说,温饱会使得他们变聪明。一个分等级的社会只可能建立在贫穷和无知的基础上。
- 大洋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陷入了内战,然后被融合成为大洋国的一个部分。核心领土为西半球、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非洲南部。意识形态:英格兰社会主义(英社)。
- 欧亚国:苏联对欧洲大陆的吞并构成了第二个超级大国欧亚国。核心领土为欧洲大陆和俄罗斯,其中包括西伯利亚。意识形态:新布尔什维克主义。
- 东亚国:包括以中国为主的东亚部分。核心领土为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蒙古高原与印度次大陆。意识形态:殊死崇拜(作中并未详细介绍,可能类似于日本帝国时期的“七生报国”思想)。
社会阶层
- 核心党员/内党(Inner Party):上等阶级。少数的统领精英,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
- 外围党员/外党(Outer Party):中等阶级。占全国人口的13%左右。
- 群众/无产者(Proles):下等阶级。占全国人口的85%左右。
三个阶层的孩子接受统一教育,通过青年时期的考试进行区分。不同阶层物资供给条件也有所区别但是因为思想警察不在乎无产者逛黑市而黑市能买到很多核心党限量的高级产品,结果就是外围党员过得最差,因为没法常逛黑市。
政府机构
“ |
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制造谎言,仁爱部负责拷打,富足部制造饥饿。 |
” |
- 和平部(和部):负责军备和战争。
- 友爱部/仁爱部(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严刑拷打和大清洗。防御坚固,附近是机枪碉堡、铁丝网、雷区、钢铁大门和警卫。
- 真理部(真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艺术、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该部的大部分工作者积极地销毁未经修订的所有文件,并重新编写符合政府意见的新文件。正如党的口号:谁能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能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可能影射《真理报》。
- 富裕部(富部):负责生产和分配工作。
大洋国没有固定首都,四个机构在国家各地普遍分布。政府大楼外观统一为白色混凝土建造的金字塔形建筑物,兼附地下室。
英格兰社会主义
英格兰社会主义,简称英社(IngSoc)。是大洋国的主流政治形态,也是该国唯一的政党。以老大哥为领导者。采行高压极权制度,压制人民的言论、思想与创作自由,并借由重写语言、篡改历史等方式来加强统治。
口号是:
新话
新话(Newspeak)是一种大洋国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专门发明的新语言因为任何复杂的、感情化的词汇都无可表达,是大洋国的官方语言。为了能够保证新话更好地实行下去,大洋国的领袖以及他的部下们专门编写了《新话词典》。虽然新话还不能彻底地代替旧的语言,但是它已经开始在党内和官方文件实行。比如,《泰晤士报》的重要文章都必须用新话写,不允许用旧的语言,并计划于2050年彻底取代旧语言。
简化大量英语词汇和文法,理想的新语是使词汇越来越少,字典则越来越薄。
新话分为三类:首先是日常用的A类词汇,这类词的数量极少,而且含义也被限定得更为死板。凡是含混不清、有着多层含义的,全都被清除了。在最大的限度下,这类词汇仅仅就是表达清晰无歧义概念的声音而已。要用A类词汇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进行政治和哲学性的讨论,是完全不可能的。它只能用来表达简单的、目的明确的想法,通常与具体事物及人体活动相关。
再是富有政治意义的B类词汇,这一类词汇都是由于政治目的而被特意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不仅仅有着政治的意图,而且意在使词汇的使用者具有所应当有的思想态度。若是未全面地理解英社的原则,是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的。B类词汇都是复合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几个词的某一部分所构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容易发音的形式。
最后是C类词汇,C类词汇是对其他两类词汇的补充,并且完全是由科学和技术类的术语所组成的。这些词汇同今天所使用的科学术语很像,由相同的词根而构造,但是通常也要注意严格地给它们下定义,并且剥除掉不合需要的含义。C类词汇和其他两类词汇都遵循相同的语法规则。这一类词汇很少运用在日常交谈或政治演讲中。任何一个科学工作者或技术人员都能够在为他的专业领域所编纂的清单中找到他所需要的全部词汇。但是,对于非本领域的清单中所出现的单词,则基本上都不怎么了解。只有极少数的词汇是不同领域的清单中所共用的,然后无论在哪个特定的科学分支中,都不存在能够把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习惯或思考方法加以表述的词汇。的确,没有能表达science这个含义的词,它所可能承载的含义都被Ingsoc彻底地包含了。
——部分摘自《附录 新话的原则》乔治·奥威尔
需要注意,“新话”的“思想控制”效果基于语言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语言相对性假说”),而二战后的语言学界不再普遍认同此假说,因此请勿将相关信息照单全收当作真实的语言学知识。
思想罪(Crimethink)
思想罪不会导致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思想罪,即思想犯罪,简称“罪想”。无成文法或官方文献可供证明其定义,如潜规则一般的存在。上至反对英社的言行,下至神经过敏导致的异常行为如连自己都感知不到的面部抽搐,都会被算作思罪。思罪犯罪者会被思想警察严密监视并诱导,最终被思想警察蒸发,在友爱部进行如下的“改造”,改造完、进行形式上的公审并招供后会被释放并予以听起来很重要的闲职,确定思想“纯洁无瑕”以后才会在友爱部走廊被枪决,如果有必要的话会在被蒸发数年后有需要的场合被拎出来作伪证。
改造三个阶段:
以严刑拷打、药物、不时进行的怀柔政策和脑部改造机械使人在神经上感到痛苦却不造成物理上的伤害、选择性清除记忆进行,目的是摧毁犯人本来的“有罪思想”。
此阶段犯人待遇有所上升。以谈话话疗为主要手段,使犯人理解英社的统治手段。此阶段结束后犯人会认可英社,放弃反社会理念,但保持厌恶之心。
在101室进行。对犯人思想最深层部分即“心”进行渗透和毁灭,使其放弃原本的信仰和热爱之物,转而信仰并热爱英社和“老大哥”。
101室
友爱部里最令人害怕的房间,因为里边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在那里,一个犯人最怕的东西将被拿来威胁他或她,作为政治再教育的最后一步:接受。
电幕
一种双向电视,既可以监视又可以监听,在所有公共场合及每个党员的住处都有。只有核心党员的电幕是能够监视其他人的,也只有核心党员有特权暂时关闭属于自己的电幕。(也有可能并不能关闭,那只是高级党员的一面之词,没有客观证据表明这个结论)节目包括有:宣传、健身、检讨、处决现场。
人物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成分,可能影响观赏作品兴趣,请酌情阅读
人物列表 |
- 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非常害怕老鼠。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因为他坚信客观真实的存在,所以厌恶在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事件报道的工作。过着条件相当恶劣的生活,有偷偷写日记的习惯。在家中电幕看不到的地方,以写日记的方式,存留他对党和老大哥的负面看法。在真理部内收到茱莉娅「我爱你」的纸条后,而开始暗中来往他们以为在乡间幽会很安全,实际上思想警察自七年前已经盯上了他。他从内党成员奥勃良手中收到了一本对党的行动的背后目的进行了详细说明的书《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卧室里被思想警察抓住并押解到友爱部进行审问。在友爱部中受到不同形式的折磨,虽然思想上对党妥协,但在自己的定义上没有背叛他心爱的茱莉娅,保留了反党的心。最终在101室去面对「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即老鼠,在自己的定义上背叛了茱莉娅。当温斯顿回到了社会上时,成了一个嗜酒的闲职人员。因为在酒吧中听到「大洋国对欧亚国在非洲控制权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的公报,所以内心彻底归顺,完全接受党的学说并热爱老大哥。在思想净化后被枪决。
- 茱莉娅(Julia):一个修理员,外围党员。负责在小说司维修那里的小说写作机器。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在友爱部中跟温斯顿一样受到严刑拷打,最后在自己的定义上出卖了温斯顿。
- 老大哥(Big Brother,简称B-B)欧尼酱:早年革命的领导者,大洋国的领袖和英社党的领导者,党制造个人崇拜的核心对象,随处可见他的宣传形象,报纸上也有大量他的演说(由真理部撰写)。
- 奥勃良(O'Brien):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假扮成兄弟会的成员,以欺骗、设立圈套的方式捕获温斯顿和朱莉娅。利用机器和药物拷问温斯顿。但不管怎么样,思想警察总是对每个公民和思罪犯知根知底。
- 伊曼纽尔·戈斯坦因(Emmanuel Goldstein):大洋国政治宣传中的仇恨对象。(以下均为原书的“据说”或大洋国宣传,下略)早年大洋国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变成头号叛徒,在被判决后神秘出逃,此后他躲在某个地方与敌国势力合作,领导兄弟会,策划反对大洋国的活动。在《两分钟仇恨》中攻击老大哥和英社党,认为革命被背叛了,宣扬民主、言论自由与对外停战。尽管戈斯坦因理论的荒谬“即使一个儿童也能一眼看穿”,大洋国仍然有大量受他指使的间谍和破坏分子,他们的组织被称为“兄弟会”。名义上著有《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实为奥勃良等思想警察编纂用以诱捕思罪犯(被一般党员称作“那本书”),这本书阐释了永久的战争并揭穿了党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背后的真相。外貌和定位影射被流放的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
- 艾朗森、琼斯和鲁瑟福(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处决的前党核心人物。在处决后被作为叛徒写入党史。他们供认与外国列强共谋叛国,并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被大清算。他们处于认罪与处决间的时候,温斯顿曾在栗树咖啡馆看见三人,并且看到艾朗森和鲁瑟福的鼻子被酷刑打扁了。
- 安普福思(Ampleforth):温斯顿的同事,擅长修改诗歌韵文。因为他尊重诗歌和语言,不把吉卜林诗集一句诗最后的一个字「God」改掉以押「rod」韵而被友爱部囚禁。英语中 -ɒd 的韵脚极稀有,维基词典上列出的词只有 30 个,甚至有很多不怎么算词的词[1]
- 查林顿先生(Mr.Charrington):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古董店铺的东主,实际上是思想警察。
- 凯瑟琳(Katharine) :温斯顿的妻子,党的追随者。因为要尽对党的义务,才与温斯顿结婚。因为不能离婚,所以温斯顿希望凯瑟琳死亡,让他可以娶茱莉娅为妻。
- 帕森斯(Parsons):温斯顿的邻居,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易受影响,并完全忠于党的人,还充分相信党的完美形象。因为梦话中说出「打倒老大哥」而被自己的子女向思想警察告发。“我当然有罪!他们怎么会逮捕一个无辜的人呢?”
- 帕森斯的孩子:少年侦察队的队员。除了老大哥以外没有生活的回忆,没有对亲人的情感或关系。
- 赛姆(Syme):温斯顿在真理部的同事,是新话词典的编辑者。他喜欢摧毁文字的过程,并全心全意地相信2050年或以前新话会取代老话(标准英语)。因为他的思想太清晰、知道得太多,且露骨地看出党编写新话词典的目的,而成为「非人」。
- 狄洛森(Tillotson):与温斯顿在同在真理部工作的矮个子男人。
- 马丁(Martin):奥勃良的仆人。
|
相关术语
- 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的标语海报,它占据整个城市。
- 双重思想: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同时保持并且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认识的能力。
- 纠正错误:真理部的工作者把「用虚假的信息重新编写过去信息」的行为称为「纠正错误」。目的是好让大洋国的政府显得无所不知。
- 两分钟仇恨会:每日在屏幕里放映的视频节目,每天具体内容都不同,但主题都是关于人民公敌戈斯坦因的。主要是阐述公敌是如何狡猾,如何想摧毁老大哥所创建的社会。目的是转移人民不满。
- 非人:指被人间蒸发的人,在历史上或记忆上抹去这个人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均不存在,除非党说那个人存在。
- BB:革命口号,老大哥(Big Brother)的首字母。
- 增长oo百分点:产量一定比过去高几个百分点。例如,就算巧克力配给量减少也会被称之为增加。
- 二加二等于五:温斯顿日记里写的「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后在友爱部遭受酷刑,承认不知道二加二等于几,而不是三、四、五。来源于苏联试图用4年完成“五年计划”。
-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温斯顿·史密斯所在的档案司日复一日做着修订历史的工作,根据现实的需要,随时调整档案和文献中对某一事件的记录,改动数字,隐藏事实,甚至完全改变事件的结局。党的一句口号说,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 思想警察(Thought Police):通过各种手段监视并捕捉党员细微异常言行举止并罗织“思想罪”罪名的特务机关。类似于现实中德国的盖世太保和苏联的克格勃等。
地位
《1984》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完成度最高的反乌托邦类型作品。与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三大名著最后一部没听说过?正常,「三大oo」里一般都有一个是凑数的(误),但是正是第三个激发了前两部的创作...。
至今已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誉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部小说之一。此外,《1984》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音乐剧和连环漫画。现代的大部分反乌托邦题材作品都有《1984》的影子,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
用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奥威尔是一位民主社会主义者。奥威尔自其揭露了苏联在西班牙内战中借共和政府之手清洗、逮捕、暗杀共和军与国际纵队中的非亲苏左派人士这一恶行的纪实文学作品《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出版后,就一直遭受共产国际、西班牙政府和英国部分左翼媒体的攻击与迫害,同时还因身为社会主义者而被英国政府监视。
作者撰写此书的主要用意是在于抨击极权主义政府统治下的不自由与操控历史、灭却真理的恶劣行径,并支持其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而非单独针对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
对ACG领域的影响
- 2004年,日本音乐家平泽进以1984为题材创作了歌曲《Big Brother》,该曲在MAD领域受到不少UP主的欢迎。
- 2006年TV动画《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中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EU、中华联邦与1984中的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类似。有可能是受到了1984的影响。
- 2008年游戏《红色警戒3》中的三大阵营可能受到了1984的影响。(盟军:大洋国;苏联:欧亚国;旭日:东亚国)
- 2013年Vocaloid歌曲《这里是、幸福安心委员会》的内容背景是1984年的一款TRPG游戏「妄想症(Paranoia)」。而妄想症(Paranoia)是West End Games在1984年发售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设定舞台是一个混合一九八四(1984, George Owell)、妙想天开(Brazil)、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世界概念的反乌托邦(dystopia)。
- 2016年电脑游戏“奥威尔”(Orwell)明显受到了该小说的影响。
- ①政府报社:主角亚瑟的工作是审查报纸上的旧新闻,抹除历史上的负面消息。②快乐警察:捉住没有吃药的民众,强迫喂快乐药丸——《少数幸运儿》
- 2011年VOCALOID歌曲《老鼠死掉了》是P主P.I.N.A.阅读1984后有感而作。
注释及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一九八四,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一九八四 |